烟台市聚焦“三个建设” 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
烟台市聚焦“三个建设” 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

首页 > 行业资讯

烟台市聚焦“三个建设” 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

发布时间:2021-04-20

今年以来,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新态势,烟台积极转变思路,聚焦设施、机制、队伍三个建设,全力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,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。

一、聚焦设施建设强基础。一是四级设施网络健全高效。目前,建设14家文化馆、159个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,14家公共图书馆、31家城市书房,37个博物馆(纪念馆),基本实现全覆盖。今年,新投入16.5亿元新建烟台文化中心,杭州“世界城市博物馆”的烟台书房正式揭牌、设置烟台地方文献2050种3661册,引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新升级。二是高水平建设智慧服务平台。3月上线市级公共文旅智慧服务平台“烟台文旅云”,覆盖网站、手机网、小程序、APP 4个终端,累计上线主题产品4322项、开展直播活动170场、访问量868.35万次。三是基层服务中心标准化品质化提升。明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“八个一”建设标准,开展新时代农民文化乐园和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评选,推进6000多个村(社区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标准化、服务品质化。  

二、聚焦机制建设提效能。一是精准摸需求,实施群众文旅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。坚持“开门办文旅”,搭建电话、网络、座谈会、问卷调查、走访调研五个问需渠道,常态化了解群众文旅需求,促进文旅精准供给。9-11月,集中开展百日文旅服务“大问需”,分批次召开24场问需座谈会,走访调研16区市159个街道(乡镇)、100家文旅企业,回收10000份调查问卷,举办“文旅开放日”活动,汇总意见建议761条。二是抓全民普惠,建立市民文化节机制。按照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各方支持、群众受益”模式办节,搭建起市民自我展示、自我实现和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开放大格局。年内,开展“春之声、夏之舞、秋之韵、冬之乐”四大篇章主题活动10000余场,打造“市民节日”“文旅盛宴”。三是提品质,建立分类施策精准服务机制。根据群众新需求,创新打造了“五送六进”“三关四帮”“烟台文化大讲堂”“文化星期五”“你读书、我买单”“一路书香流动车”“一元惠民看大戏”等特色服务模式,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内涵度、精准度、惠民度。

三、聚焦队伍建设“种文化”。一是实施“结对子、种文化”工程。与基层结成帮扶对子5000余支,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人次。发展各类基层民间文艺团队2735个,点燃基层文化“自生”火种。牟平区庄户剧团“四位一体”培育模式荣获省政府文化创新奖,4件群文作品入选全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。二是推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。发挥“能人”带动作用,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建设。发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、省级43名,“优秀文化星火传播人”50名,乡村致富带头人18名,3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。三是培育文化志愿服务队伍。制定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,以“一馆五团”高水平志愿服务团队为引领,推进文化志愿者团队的专业化管理,目前全市建立了150多个文化志愿者工作站,发展文化志愿者2万多名。


烟台市聚焦“三个建设” 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

发布时间:2021-04-20

今年以来,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新态势,烟台积极转变思路,聚焦设施、机制、队伍三个建设,全力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,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。

一、聚焦设施建设强基础。一是四级设施网络健全高效。目前,建设14家文化馆、159个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,14家公共图书馆、31家城市书房,37个博物馆(纪念馆),基本实现全覆盖。今年,新投入16.5亿元新建烟台文化中心,杭州“世界城市博物馆”的烟台书房正式揭牌、设置烟台地方文献2050种3661册,引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新升级。二是高水平建设智慧服务平台。3月上线市级公共文旅智慧服务平台“烟台文旅云”,覆盖网站、手机网、小程序、APP 4个终端,累计上线主题产品4322项、开展直播活动170场、访问量868.35万次。三是基层服务中心标准化品质化提升。明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“八个一”建设标准,开展新时代农民文化乐园和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评选,推进6000多个村(社区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标准化、服务品质化。  

二、聚焦机制建设提效能。一是精准摸需求,实施群众文旅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。坚持“开门办文旅”,搭建电话、网络、座谈会、问卷调查、走访调研五个问需渠道,常态化了解群众文旅需求,促进文旅精准供给。9-11月,集中开展百日文旅服务“大问需”,分批次召开24场问需座谈会,走访调研16区市159个街道(乡镇)、100家文旅企业,回收10000份调查问卷,举办“文旅开放日”活动,汇总意见建议761条。二是抓全民普惠,建立市民文化节机制。按照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各方支持、群众受益”模式办节,搭建起市民自我展示、自我实现和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开放大格局。年内,开展“春之声、夏之舞、秋之韵、冬之乐”四大篇章主题活动10000余场,打造“市民节日”“文旅盛宴”。三是提品质,建立分类施策精准服务机制。根据群众新需求,创新打造了“五送六进”“三关四帮”“烟台文化大讲堂”“文化星期五”“你读书、我买单”“一路书香流动车”“一元惠民看大戏”等特色服务模式,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内涵度、精准度、惠民度。

三、聚焦队伍建设“种文化”。一是实施“结对子、种文化”工程。与基层结成帮扶对子5000余支,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人次。发展各类基层民间文艺团队2735个,点燃基层文化“自生”火种。牟平区庄户剧团“四位一体”培育模式荣获省政府文化创新奖,4件群文作品入选全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。二是推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。发挥“能人”带动作用,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建设。发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、省级43名,“优秀文化星火传播人”50名,乡村致富带头人18名,3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。三是培育文化志愿服务队伍。制定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,以“一馆五团”高水平志愿服务团队为引领,推进文化志愿者团队的专业化管理,目前全市建立了150多个文化志愿者工作站,发展文化志愿者2万多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