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 “四个聚焦” 全力打造一届更高水平的国家非遗盛会
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 “四个聚焦” 全力打造一届更高水平的国家非遗盛会

首页 > 行业资讯

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 “四个聚焦” 全力打造一届更高水平的国家非遗盛会

发布时间:2020-10-29
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非遗领域唯一国字号展会,2015年6月永久落户济南。济南市始终把打造全国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、影响最广、成效最好的非遗盛会作为目标,努力提升办会质量水平。2020年10月23至27日,济南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,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、特色突出、安全高效,擦亮了这一国家级“非遗品牌”,再次为山东省和济南市赢得美誉,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评价。

一、聚焦国家战略筹划办会,层次站位上升到新高度。本届博览会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,聚焦全面小康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筹划设计。一是突出主题,围绕“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”设置板块内容,全面展示非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独特功能,以“软实力”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提供“硬支撑”。二是组织专展,精选总书记视察过的14个非遗项目、黄河流域7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46项非遗扶贫成果,以专题展形式奉献给观众,提升非遗文化感染力、影响力。三是强化引领,高规格举办论坛,文旅部领导做主旨发言,明确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;召开座谈研讨会,共商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举措;发布全国非遗进校园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,推广典型经验。一系列活动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、贡献非遗力量展开,提升了整个博览会的层次和站位。

二、聚焦一流水准主动创新,展演活动提高到新水平。着眼举办最高水平的博览会,创新形式内容,形成新的亮点。云上非遗别具魅力。设计云展厅、云销售、云赏非遗、云竞技、直播带货等板块,73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线上展示,416部非遗题材纪录片、专题片在线展播,507家非遗店铺线上展销,网上人气火爆,5天时间浏览量达到5000万人次,“匠人匠心”云竞技视频播放量达3600多万次。特色展演精彩纷呈。“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”展,让观众沿着总书记的“非遗足迹”领略非遗之美;黄河流域非遗展汇集9省区传统工艺代表性项目,青海河湟刺绣、兰州羊皮筏子等古老技艺再现黄河精神;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集中展示近年来的扶贫成果,让山里的老手艺助力脱贫致富;地域特色浓厚的兰州太平鼓、安塞腰鼓、开封盘鼓、鼓子秧歌轮流上场、气势磅礴。线下展馆共有全国84个代表性非遗项目、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、447位传承人参展参演,现场观众近10万人次。交流互动点燃全场。多个非遗项目主动联系、相互切磋、组团献技,来自多个省市的皮影戏竞相登场、各展风采;乐器马头琴、诸城古琴、长子响器、唢呐四家合奏,赢来满堂彩;草柳藤编织、剪纸、泥面塑、金属锻制类52位民间高手上演“巅峰对决”,都让观众大饱眼福,也把展演现场推向高潮。

三、聚焦文旅融合协同发力,乘势发展增添了新动能。一是充分整合文旅资源。主展馆、分会场设在繁华商业区、景点游览区和历史文化街区,人流效应与非遗文化发生化学反应,引来更多市民游客,主展馆门口排起长龙,实施流量控制下,每天观展人数仍达2万多人次,百花洲游客也是络绎不绝,很多展位成为网红热捧的打卡地。二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。通过现场展示、特色展演、观众体验等形式,增强非遗产品吸引力;市文旅局定向投放300万文旅惠民消费券,组织30余场次“网红非遗”直播带货,大大激发消费潜力。线上非遗网店销量大涨,线下展位销售火爆,产品销售一空,徐州香包针棒产品线下销售每天突破万元,商河老粗布日销售额近10万元。洽谈对接成果丰硕,义乌文交会等10余家国内知名展会专程前来招展,达成一批合作意向。三是高效用好宣传阵地。各级媒体聚焦博览会,49家媒体102名记者集中宣传报道,发稿2637篇350多万字。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报开幕式,央视网进行1.5小时不间断直播,新媒体平台和知名网红纷纷宣传助力,户外广告位、街道等宣传资源广泛利用,全市7869辆出租车LED屏每日播出192次信息,面向市民推送短信近1000万条,形成强大宣传声势,让博览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增,成为济南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。

四、聚焦疫情形势严抓防控,安全办会积累了新经验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,部、省、市三级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,狠抓防控工作落实。一是严密筹划部署。博览会筹备阶段就对办会形式、活动规模、防控机制、应急机制等方面科学论证,制定严格缜密的疫情防控方案,做好组织领导到位、物资筹备到位、专业力量到位,排查备案到位,提前启动各项措施。二是严卡关键环节。检测环节,所有领导嘉宾、媒体记者、工作人员和参展参演人员,按照应检必检原则核酸检测,一人不落;出入环节,展馆出入口配备设施,入馆必刷证、必亮码、必测温、必戴口罩;流量环关,展馆实施流量实时监控,超过1500人暂停入馆,安排志愿者巡查,及时疏散聚集人群。三是严加检查督导。各类安全兼顾,组织公安、卫健、市场监管、应急管理、城管等部门,配备专业力量加强安全检查,组织700余名工作人员、200余名安保人员、60余名志愿者参与,确保了博览会安全顺利召开。



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 “四个聚焦” 全力打造一届更高水平的国家非遗盛会

发布时间:2020-10-29
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非遗领域唯一国字号展会,2015年6月永久落户济南。济南市始终把打造全国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、影响最广、成效最好的非遗盛会作为目标,努力提升办会质量水平。2020年10月23至27日,济南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,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、特色突出、安全高效,擦亮了这一国家级“非遗品牌”,再次为山东省和济南市赢得美誉,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评价。

一、聚焦国家战略筹划办会,层次站位上升到新高度。本届博览会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,聚焦全面小康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筹划设计。一是突出主题,围绕“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”设置板块内容,全面展示非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独特功能,以“软实力”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提供“硬支撑”。二是组织专展,精选总书记视察过的14个非遗项目、黄河流域7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46项非遗扶贫成果,以专题展形式奉献给观众,提升非遗文化感染力、影响力。三是强化引领,高规格举办论坛,文旅部领导做主旨发言,明确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;召开座谈研讨会,共商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举措;发布全国非遗进校园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,推广典型经验。一系列活动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、贡献非遗力量展开,提升了整个博览会的层次和站位。

二、聚焦一流水准主动创新,展演活动提高到新水平。着眼举办最高水平的博览会,创新形式内容,形成新的亮点。云上非遗别具魅力。设计云展厅、云销售、云赏非遗、云竞技、直播带货等板块,73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线上展示,416部非遗题材纪录片、专题片在线展播,507家非遗店铺线上展销,网上人气火爆,5天时间浏览量达到5000万人次,“匠人匠心”云竞技视频播放量达3600多万次。特色展演精彩纷呈。“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”展,让观众沿着总书记的“非遗足迹”领略非遗之美;黄河流域非遗展汇集9省区传统工艺代表性项目,青海河湟刺绣、兰州羊皮筏子等古老技艺再现黄河精神;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集中展示近年来的扶贫成果,让山里的老手艺助力脱贫致富;地域特色浓厚的兰州太平鼓、安塞腰鼓、开封盘鼓、鼓子秧歌轮流上场、气势磅礴。线下展馆共有全国84个代表性非遗项目、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、447位传承人参展参演,现场观众近10万人次。交流互动点燃全场。多个非遗项目主动联系、相互切磋、组团献技,来自多个省市的皮影戏竞相登场、各展风采;乐器马头琴、诸城古琴、长子响器、唢呐四家合奏,赢来满堂彩;草柳藤编织、剪纸、泥面塑、金属锻制类52位民间高手上演“巅峰对决”,都让观众大饱眼福,也把展演现场推向高潮。

三、聚焦文旅融合协同发力,乘势发展增添了新动能。一是充分整合文旅资源。主展馆、分会场设在繁华商业区、景点游览区和历史文化街区,人流效应与非遗文化发生化学反应,引来更多市民游客,主展馆门口排起长龙,实施流量控制下,每天观展人数仍达2万多人次,百花洲游客也是络绎不绝,很多展位成为网红热捧的打卡地。二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。通过现场展示、特色展演、观众体验等形式,增强非遗产品吸引力;市文旅局定向投放300万文旅惠民消费券,组织30余场次“网红非遗”直播带货,大大激发消费潜力。线上非遗网店销量大涨,线下展位销售火爆,产品销售一空,徐州香包针棒产品线下销售每天突破万元,商河老粗布日销售额近10万元。洽谈对接成果丰硕,义乌文交会等10余家国内知名展会专程前来招展,达成一批合作意向。三是高效用好宣传阵地。各级媒体聚焦博览会,49家媒体102名记者集中宣传报道,发稿2637篇350多万字。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报开幕式,央视网进行1.5小时不间断直播,新媒体平台和知名网红纷纷宣传助力,户外广告位、街道等宣传资源广泛利用,全市7869辆出租车LED屏每日播出192次信息,面向市民推送短信近1000万条,形成强大宣传声势,让博览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增,成为济南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。

四、聚焦疫情形势严抓防控,安全办会积累了新经验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,部、省、市三级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,狠抓防控工作落实。一是严密筹划部署。博览会筹备阶段就对办会形式、活动规模、防控机制、应急机制等方面科学论证,制定严格缜密的疫情防控方案,做好组织领导到位、物资筹备到位、专业力量到位,排查备案到位,提前启动各项措施。二是严卡关键环节。检测环节,所有领导嘉宾、媒体记者、工作人员和参展参演人员,按照应检必检原则核酸检测,一人不落;出入环节,展馆出入口配备设施,入馆必刷证、必亮码、必测温、必戴口罩;流量环关,展馆实施流量实时监控,超过1500人暂停入馆,安排志愿者巡查,及时疏散聚集人群。三是严加检查督导。各类安全兼顾,组织公安、卫健、市场监管、应急管理、城管等部门,配备专业力量加强安全检查,组织700余名工作人员、200余名安保人员、60余名志愿者参与,确保了博览会安全顺利召开。